每日健康/綜合報導 郭家和隨著腫瘤治療的進步和癌症篩檢可能性的提高,人類對於某些癌症的控制率出現了進步,但同時也因為生活形態、飲食內容的改變,另一些癌症的狀況似乎並不同樣樂觀。據《LiveScience》報導指出,美國疾病管制局(CDC)在12月發表最新報告發現,女性「子宮內膜癌」的發生率和死亡率正處於上升趨勢,與肝癌同為少數死亡率增加的惡性腫瘤疾病。(推薦閱讀:經痛是雌激素不足?她吃保健品慘變子宮內膜癌) 子宮內膜癌不降反升 這四種人風險最高疾病管制局報告指出自1999年至2015年間,子宮內膜癌的發生比率上了12%,1999年至2016年間的死亡率則增加了21%,被認為恐是與女性肥胖比例增加有關。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統計數據顯示,肥胖、超重的女性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,高出正常體重女性約2至4倍,另外的風險因子則包括運動量不足、罹患糖尿病或不當的荷爾蒙療法,以及子宮內膜非典型增生。 子宮內膜癌隱藏殺手 更年期後出血最危險不唯年輕女性要擔心子宮內膜癌,對更年期的中高齡女性而言,子宮內膜癌更是隱形殺手,5、60歲女性更是發生率高峰,因此特別要注意有沒有「異常出血」的症狀。《每日健康》曾專訪國泰醫院婦癌中心主任何志明醫師,何醫師提醒所謂的「異常出血」是指當出現沒有排卵的月經,並有多囊性卵巢、肥胖的這群人,都屬子宮內膜癌的高風險族群。(推薦閱讀:子宮增生一定是子宮內膜癌嗎?何志明醫師教妳判別子宮異常)特別是停經後的女性應該提高警覺,一旦發現血絲狀的分泌物就應該盡快就醫檢查。更年期後正常的卵巢應該失去分泌激素功能,這時如果又發現有點狀出血務必就診,因為臨床上來看10個停經後出血的女性,就有1個有子宮內膜癌,比例不可謂不高。 子宮內膜癌的外顯徵兆 乳癌家族病史應檢查國際權威醫療機構《梅奧診所》則指出,包括更年期後陰道出血、經期出血異常、排出不正常且帶水狀的經血、骨盆腔疼痛等,都可能是子宮內膜癌的外顯徵兆,也有患者指出有下腹疼痛、性行為疼痛等症狀。此外,子宮內膜癌的發病原因與雌激素有關,因此與乳癌高風險群有類似風險,若有相關家族病史的女性,因定期接受超音波等檢查。(推薦閱讀:像惡性腫瘤的子宮內膜異位症?25歲女險被摘除子宮卵巢)


文章轉貼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們會立即刪除
. . . . . . . . . .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ivucysu74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